乡村振兴是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核心任务,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。仙桃市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农业县市,近年来通过支部共建共创模式,积极推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本文从支部共建共创的机制、仙桃人才工作的实践探索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。
一、支部共建共创:机制创新驱动乡村振兴
支部共建共创是指基层党组织之间通过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和乡村建设。这一模式在仙桃市得以广泛应用,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- 组织联动:农村党支部与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党支部结对共建,形成“1+N”联动机制,提升组织活力。
- 资源共享:共建支部在技术、资金、信息等方面互通有无,助力乡村产业发展。例如,仙桃市某村党支部与农业高校支部合作,引进先进种植技术,推动特色农产品升级。
- 活动共创:联合开展主题党日、技能培训、志愿服务等活动,增强党员凝聚力,带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。
这一机制不仅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,还为乡村人才成长提供了平台。
二、仙桃人才工作:实践探索与成果
仙桃市以支部共建共创为抓手,着力打造“引得进、留得住、用得好”的乡村人才体系。具体措施包括:
- 人才引进:通过共建支部渠道,吸引高校毕业生、科技人才、返乡创业者投身乡村。例如,与高校合作设立实习基地,鼓励青年人才参与乡村项目。
- 人才培养:依托共建平台,开展定制化培训,提升本地农民的技能水平。仙桃市已举办多期“乡村振兴人才班”,涵盖农业技术、电商运营、管理知识等内容。
- 人才激励:设立专项基金和荣誉制度,表彰在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,激发人才创新活力。
据统计,近年来仙桃市通过支部共建共创模式,累计引进和培养各类乡村人才超千人,推动农业产值增长15%以上,乡村面貌焕然一新。
三、未来展望:深化共建共创,赋能人才振兴
尽管仙桃市在支部共建共创和人才工作中取得初步成效,但仍面临人才结构不均衡、长效机制待完善等挑战。未来应从以下方向着力:
- 拓展共建范围:推动更多跨区域、跨行业支部合作,引入数字化、生态农业等新兴领域人才。
- 强化政策支持: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,提供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配套措施,增强乡村吸引力。
- 注重可持续发展:建立人才跟踪评价机制,确保共建项目长期见效,避免“一阵风”式投入。
支部共建共创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,仙桃市的实践表明,通过党建引领和人才驱动,乡村能够实现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目标。未来,仙桃市应继续深化这一模式,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经验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ingxi360.com/product/225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17 08:52:36